免责声明:本公司所经营产品在其第三方平台所发布的宣传图片、尺寸、插图、文字描述、价格及其他资料,仅供参考,最终以公司官网及公司人员电话沟通为准,如有误解,请及时与公司反馈,我们会及时处理!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>

可燃气体 vs 有毒气体:探测器选型的 “底层逻辑” 大不同

文章出处:网络人气: 发表时间2025-05-19 17:25

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,气体泄漏隐患始终威胁着安全。然而,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的特性差异,决定了探测器选型的底层逻辑截然不同。

从检测原理看,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基于燃烧或催化反应原理。以催化燃烧式传感器为例,它通过检测可燃气体与催化剂接触后的燃烧热量变化,计算气体浓度,适用于甲烷、氢气等可燃性气体,常用于厨房、加油站等场所。而有毒气体探测器则依赖电化学、红外或光离子化(PID)技术。例如,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气体与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,精准检测一氧化碳、硫化氢等有毒气体,在化工、冶金等高风险场景中不可或缺。
选型要点上,两者也有显著差异。可燃气体探测器需关注爆炸下限(LEL),通常量程为 0-100% LEL,一旦浓度接近爆炸阈值,立即触发报警。而有毒气体检测的是对人体有害的极低浓度,如一氧化碳的职业接触限值仅为 50ppm,因此探测器需具备更高灵敏度和精度。此外,环境适应性也不容忽视:可燃气体探测器需考虑防爆等级,而有毒气体探测器更强调抗干扰性,避免湿度、温度波动导致误报。
无论是预防爆炸事故,还是守护人员健康,选择合适的气体探测器都至关重要。唯有掌握可燃与有毒气体的特性差异,匹配正确的检测技术,才能真正筑起安全防线。

10.jpg